去年3月,新兴氢能源汽车企业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公司在武汉光谷震撼发布,成功研发出首款全功率氢动力乘用车。一次加氢仅需3分钟到5分钟,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200公里,相当于一次加氢可以从武汉跑到北京,引发业内极大关注。
一年多以来,这家以“打造氢能汽车时代引领性自主品牌”为目标的企业,又有哪些新动作,产业化进程又如何呢?记者近期进行了走访和了解。
氢能汽车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宽广“无人区”,人迹稀少却“宝藏”丰富。格罗夫从成立之初,就坚持科技创新,致力打造氢能汽车中国话语权。
9月1日刚刚发布的燃料电池领域全球专利监控报告显示,格罗夫位列国内整车厂7月专利公开首位。实际上,自去年10月开始,格罗夫已连续多月公开发明专利国内居首,呈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
燃料电池领域全球专利监控报告截图:国内整车厂7月专利公开情况
据了解,格罗夫2019年共申报专利1264项,其中发明专利515项。
格罗夫汽车科技创新部总监张江龙介绍,专利布局重点在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热管理、轻量化、整车布置等领域,确保公司产品在续航里程、百公里耗氢量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奠定格罗夫在氢能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
今年5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支持指导,八月瓜创新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0》在京发布,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公司名列244位。
格罗夫的母公司武汉资环工研院是市校共建的科技转化和重大产业培育平台,打造以格罗夫为龙头的氢能全产业链,7月初,资环工研院在2020年1-6月氢能产业全球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六。同月,旗下泰歌动力系统全资子公司、研发中心楞次新能源专利公开列燃料电池企业第二。
IPRdaily中文网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0年1-6月全球公开的氢能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统计排名
武汉资环工研院院长、格罗夫汽车创始人郝义国说,格罗夫致力于氢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深耕,进行专利布局保护和技术壁垒构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氢能汽车核心技术领域话语权,将会发出中国最强音。
格罗夫项目成员正在进行样车系统调试
值得一提的是,格罗夫汽车是国内为数不多做全功率氢能动力系统汽车的企业。什么是全功率氢能动力系统?格罗夫氢能汽车动力集成部总监王涛给记者做了科普。
他说,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目前主流研发和推广的动力系统,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增程式,以锂电池作为主要动力输出源覆盖整车所有工况的功率需求,而氢燃料电池由于功率较小,无法满足大多数整车工况下的功率需求,更多的是作为增程器给电池充电从而增加续航里程,目前国内主流的商用车均采用此动力形式;
另外一种就是全功率,以一台氢燃料电池的功率输出就能满足整车绝大多数的工况需求,从而仅需配以一个小型动力电池只满足急加速、制动能量回收和低温冷启动等特殊工况即可,国外丰田、现代等量产乘用车均采用此动力形式。
采用全功率氢能动力系统,可以摆脱对大型锂电池的依赖,避免大型锂电池带来的体积和重量困扰,也更加环保和安全,但技术难度大,系统集成能力和控制策略要求更高。
“格罗夫的开发理念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瞄准国际最前沿的技术路线去做。”王涛说,“只有在全功率氢能动力领域开发出格罗夫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才能抢占氢能汽车领域的制高点,才能有机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每一项创新技术的取得,并非易事。”王涛感叹道,从理论研究到方案设计再到测试验证最后到方案定型,每一个研发环节,都需要经历无数次的推敲、无数次的争论、无数次的失败和重来,直到熬到最终成功的那一天。
为此,王涛带领着团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经常都是白天奋战在试验室,等忙完出来已是深夜。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便是格罗夫技术人 “致力于成为氢能汽车时代全球引领性企业”的真实写照。
今年5月14日,格罗夫氢能汽车产业生态项目落户黄冈,从制氢、加氢站到整车研发制造等氢能源全产业进行布局和培育,今年四季度格罗夫氢能专用车将在黄冈批量投产,全新正向开发技术领先的氢能乘用车和氢能商用车也将陆续批量投产。
昨晚8点,黄冈格罗夫厂整车装配工厂中灯火通明,格罗夫的相关项目团队已入驻黄冈基地。根据量产开发计划,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有序进行,为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技术和生产团队正全力以赴,迅速推进产品试验和量产相关工作。现场负责人说,他们把格罗夫人勇于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带到了黄冈,对于如期完成目标非常有信心。